找到相关内容171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思想”之实践——以妙心寺为例(上)

    的定义,由于接触佛法而更趋圆满;高度社会完美主义是建立在尊重及全人类的尊严下,以慈悲、智慧为   本,创造出平等均富的制度去照顾每位公民在此生、此时、此地的关怀,让每位公民在生、老、病、死上得到均等...

    释传道、伍丽满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268588.html
  • 佛光菜根谭之修行

    waste breath on the ignorant. 彼此尊重 才能建设一个有道德、有尊严的国家 互相友好 才能建设一个有秩序、有礼貌的社会 Shared respect makes an 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1568878.html
  • 建立台湾女同志佛教徒的主体论述与女性生态学

    组成的“契普柯运动”(Chipko Movement),也主张土地、水、森林和山坡,是当地居民的共有资产,也是她(他)们生存、自由与尊严的基础。(顾燕翎2001)   而在台湾,“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”,...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同志文化和社区,以确立一份挑战异性恋霸权的“同志尊严”。相对于第一期同志平权运动,“石墙事件”之后的同志平权运动,被称为第二期同志平权运动。  [3] 所谓同志的“主体”(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04069110.html
  • 释门归敬仪

    故兴敬。故引诚教。信智及惭敬之本矣。本起经曰。佛初诞降周行十方。举手指天地曰。天上天下唯我独尊(以时俗所重九十六部号为大圣人天师也。为绝邪归正故示此相。唯佛独尊余皆邪道。既曰尊严。归依弘护非信敬之不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03069603.html
  • 佛法的今古对话:从“废除八敬法运动”论教义的解释

    与女子说法戒时,为了不犯波逸提第七,必须请另一位比丘陪伴[42]。比丘开示时,得尊敬每一位比丘尼的尊严,等待她们都到齐,才可以开始说法开示;不过开示前一定要先关心比丘尼持八敬法的状况与生活问题。另外,...

    萧贞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25169834.html
  • 明朝艺术史之明代雕塑

    完整的断代帝王陵墓群,也是优秀的山林古建筑群。  十三陵整体布局以创建最早的长陵为中心,陵区前奏是一条显示帝王尊严的长达7。5公里的神路,始端是山口外的石牌坊,其中线正对着天寿山主峰。神路两侧设置各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2470073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痴心梦语第四辑(2)

    这个障碍?怎样做到圆融却不失真实,而非圆滑虚伪,专事表相工夫?为了成就行菩萨道的大愿,我一定要放下一切身段,抛开一切尊严,要竭力澈底的研究出利益众生的方便法门!  教团的因缘,随著师父个人心智的成长而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670230.html
  •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

    人文精神的精华。中国哲人在对于内在生命力量和外在环境变化相交识的深刻体验中,领悟到人生生命的尊严、价值和意义,爆发出对于生命生生的活力和对于真善美境界的快乐的深沉感受,以生为乐是一基本价值取向。孔子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70770388.html
  • 僧兵研究

    僧兵挑战。以重新建立起他的尊严和价值。那个僧兵接受了挑战,他们安排好时间和地点。最终的结果是那个独臂僧兵杀死了他的对手。这样,事情便秘而不宣,但这显然是个例外。   可以想象,挑战也是有寺际间的.这在...

    梅·高尔斯坦 撰文 黄维忠 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270523.html
  • 存在与体悟

    成就,但也失去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,人生活在欲望和享乐的瞬间,完全忘记了人应有的人性庄重和尊严,不仅不能积极转世,反而早已为世所转,最后的结果便是上帝死了,人也跟着死了。一如“空”与“有”相即不二一样...

    张 新 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4870589.html